当前位置:主页 > 头条资讯

夜空点亮中医传承,仁心谱写五十春秋

时间:2025-11-12 17:48 来源:
字号:

2025年10月21日晚八点半,一场以“传承精华守正创新,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”为主题的“新韵重庆”中医药文化专场无人机灯光秀在夜空中璀璨上演。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,从神农尝百草的远古传奇,演进至数智机器人拜师的未来图景,生动展现了中医药文化从深厚历史中走来、向创新未来迈进的壮阔画卷。而当光影散去,在重庆的日常街巷中,像曾传明医生这样扎根基层的名老中医,正以其数十年的坚守与精湛医术,默默书写着比灯光秀更为动人的现实篇章。


五十载医路

在沙坪坝区歌乐山镇山洞村,曾传明中医诊所的招牌并不起眼,但慕名而来的患者却络绎不绝。今年73岁的曾传明医生,已在这条救死扶伤的道路上行走了整整五十年。

出生于1952年的曾传明,因时代与家庭原因,年仅十二岁便告别学堂。命运的转折点在于他有一位当地声望卓著的中医外公。见其沉稳好学,外公将他带在身边,悉心教导,引领他步入中医殿堂。从艰涩的药性汤头、脉诀开始,曾传明废寝忘食地研读医书,外公出诊时,他更是紧随左右,细心观察,勤问善记。在外公的言传身教与自身刻苦钻研下,他对医学的热爱与日俱增,从此踏上了矢志不渝的中医之路。

半个世纪以来,曾传明从未停下精进的脚步。他严格遵循中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诊疗方法,不断总结经验,并通过大量阅读古籍、与同行交流、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,持续完善知识体系。从最初为身边人看病,到后来进入医院执业,再到上世纪90年代初创办自己的诊所,他的医技日益精进,声名逐渐远播,被誉为“歌乐山上写神奇”。

仁心写传奇

曾医生的医术究竟有多“神奇”?一则来自贵州患者的故事广为流传。一位在重庆多家大医院被判定“没法治”的病人,在回家途中经人指点,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到曾医生。令人惊喜的是,仅八付中药便使病情奇迹般好转,最终康复如初。这样的病例,在曾传明五十年的行医生涯中并非孤例。

比医术更可贵的是他的医德。曾传明始终秉持“医者,非仁爱之士,不可托也”的古训。他的诊所坚持平价收费,对于经济困难的患者,他甚至减免医药费,曾医生对自己的承诺是:“讲医德五州同轨,悉经方四海为家,以济世活人为荣,美名留在百姓家”正是其真实写照,道尽了他的从业初心。

传承永不止

从师承教育的受益者,到如今的中医传承者,曾传明深知肩上的责任。作为师承教育的受益者,曾传明深知传承的重要性。如今,他已从当年的“后浪”成长为倾囊相授的“前浪”,致力于培养新一代中医人才,让代代相承的中医精神得以延续。

夜空的无人机表演,是中医药文化面向未来的绚烂宣言;而曾传明医生在诊室里的五十载坚守,则是这份文化最温暖、最坚实的根基。他们用仁心仁术,让传承千年的中医药智慧,在每一个病患康复的笑容中生生不息……


关闭此页 (责任编辑:)

健康新闻 | 今日新闻 | 医疗资讯 | 头条 | 健康百科 | 饮食营养 | 中医养生 | 预防保健 | 心理健康 | 生活常识 | 行业动态 | 健康焦点 | 健康评谈 | 网站地图

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,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、不可代替医师处方,请谨慎参阅,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。

本站内容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,请速与我们联系予以删除。联系邮箱:3550235802@qq.com

Copyright © 2017 yisheng.121210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
电脑版 | 手机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