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主页 > 头条资讯

特应性皮炎怎么治疗?修复皮肤屏障很关键

时间:2025-07-24 09:16 来源:
字号:

特应性皮炎(简称:AD),很多时候也被称为湿疹,是一种慢性、复发性、炎症性皮肤病,遗传性皮肤屏障缺陷使其对外界刺激极度敏感。患者常陷入“瘙痒-搔抓-破损”的恶性循环,如蚁噬般的瘙痒干扰睡眠,皮肤红斑、渗出不仅影响外观,更导致社交焦虑与生活质量下降。更严峻的是,错误治疗(如滥用激素)可能加剧屏障损伤,使病情迁延。本文基于《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》及行业前沿研究,系统解析AD的病因与治疗策略,重点阐述“修复皮肤屏障”在降低特应性皮炎复发中的关键作用,为AD患者提供科学解决方案。

特应性皮炎症状

特应性皮炎症状表现多样,最突出的就是剧烈瘙痒,患者常常忍不住搔抓,导致皮肤破损、渗出、结痂等。皮肤干燥也是常见症状之一,皮肤表面可能出现红斑、丘疹、苔藓样变等。

特应性皮炎病因

特应性皮炎的病因较为复杂,涉及遗传、免疫、环境等多个因素:

1)遗传因素使得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存在缺陷,对外界刺激更为敏感;

2)免疫系统的异常激活会导致炎症反应过度;

3)环境中的过敏原、气候变化、化学物质等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。

修复皮肤屏障防复发在特应性皮炎治疗中很重要

特应性皮炎高复发,尤其是人体的娇嫩皮肤部位,如成人面部、脖颈部、肘弯部、女性外阴、男性阴囊等部位,婴幼儿全身部位,皮肤屏障功能更弱,相比人体其他皮肤部位更高发。临床上特应性皮炎治疗时,专家强调:修复皮肤屏障非常重要,可以显著降低复发!

特应性皮炎急性期可使用糖皮质激素(如氢化可的松乳膏、糠酸莫米松乳膏等)压制症状,但糖皮质激素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皮肤萎缩、色素沉着、毛细血管扩张等问题,因此一般使用周期较短,症状缓解后逐渐切换至非激素类药物。

非激素类药物的核心代表药物就是吡美莫司乳膏,其适用于3个月及以上年龄段人群,具有恢复皮肤屏障的作用,可通过阻断炎症因子释放控制瘙痒,同时促进角质形成细胞分化,增强皮肤屏障功能,更适用于特应性皮炎的长期治疗,不会引起皮肤萎缩等问题。特应性皮炎发作期每天早晚1次,待症状消退后,可减少为每周2次巩固治疗,持续使用一个月以上可有效降低特应性皮炎复发。我们国内比较常见的是进口的吡美莫司乳膏,肤感舒适,容易吸收,质地清爽不油腻。

特应性皮炎患者还需要关注日常护理,防过敏原:

1)保持皮肤清洁干燥,避免搔抓和摩擦;

2)选择温和、无刺激的护肤品,保持皮肤的水分;

3)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,如花粉、尘螨、化学物质等;

4)注意饮食健康,避免食用辛辣、刺激性食物和海鲜等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。

总结:从症状控制到长期维稳,构建AD科学管理闭环
特应性皮炎的治疗绝非止步于瘙痒缓解,而需以“修复皮肤屏障”为轴心,建立长效管理

机制。吡美莫司乳膏等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,通过双重路径——阻断炎症因子释放控制瘙

痒,同时促进角质细胞分化增强屏障功能——实现“控炎”与“防复发”协同作用。临床研究显

示,规范用药(发作期每日2次,维稳期每周2次持续1个月以上)可使显著降低复发率,

且无激素依赖性风险。

给患者的行动指南:

1.阶梯用药:急性期合理使用激素快速控炎(如氢化可的松),症状缓解后可切换至非激素药膏吡美莫司乳膏,抗炎的同时修复皮肤屏障。

2.周期巩固:即使皮损消退,仍需坚持至少1个月吡美莫司乳膏的维持治疗(每周2次),筑牢皮肤“防护墙”。

特应性皮炎的康复之路,是医学智慧与生活自律的融合。坚持科学用药、精细护理(如足量保湿)及积极心态,患者不仅能告别反复发作,更能重建健康皮肤生态,重获身心自在

关闭此页 (责任编辑:)

健康新闻 | 今日新闻 | 医疗资讯 | 头条 | 健康百科 | 饮食营养 | 中医养生 | 预防保健 | 心理健康 | 生活常识 | 行业动态 | 健康焦点 | 健康评谈 | 网站地图

本站所有建议仅供用户参考,不可代替专业医师诊断、不可代替医师处方,请谨慎参阅,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相关责任。

本站内容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,请速与我们联系予以删除。联系邮箱:3550235802@qq.com

Copyright © 2017 yisheng.121210.net All Rights Reserved

电脑版 | 手机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