写作业坐不住,10分钟就开始扭动走神?
上课小动作不断,老师频繁反馈“注意力不集中”?
做事粗心大意,丢三落四,简单题目反复错?
情绪容易冲动,耐心差,常和同学发生摩擦?
这些表现,可能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(多动症)或其他神经发育问题的信号。别让困扰阻碍孩子的成长,抓住暑期干预黄金期,用科学干预助力孩子提升专注力,改善多动行为问题,以全新面貌迎接新学期!
邯郸玛丽亚妇儿医院康复案例01
11岁小辉(化名)-干预1月成绩提升
干预前:受注意力缺陷困扰2年余,上课容易分神、小动作多,做作业拖拉,从三年级后成绩出现下降。
干预后:暑期到院进行综合干预治疗1个月,家长反馈注意力明显改善,自测试卷成绩有提升。
02
14岁小嘉(化名)-干预3周注意力改善
干预前:记忆力差,学过的知识第2天就会遗忘,成绩差,基本课程都不及格,上课注意力不集中,走神,写字潦草,做作业拖拉,丢三落四。
干预后:到院干预3周,老师反馈专注力开始有提升,学习主动性增强,拖拉开始改善。
03
8岁小铭(化名)-干预11天安坐能力提升
干预前:学习跟不上,注意力不集中,上课坐不了10分钟,就起来走动,不喜欢上课,算术不喜欢,写作业有情绪,记忆力差,学过的东西容易忘记。
干预后:到院干预11天,安坐能力有提升,情绪较前稳定。
关于多动症家长要知道这些!
多动症不是“坏毛病”,而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之一,数据显示全球约7.2%儿童患病,我国6-16岁儿童患病率达6.26%(主要表现为三大核心症状):
1. 注意力不集中:难以专注完成任务,容易分心,常漏看细节(如抄错数字、忘带作业)。
2. 活动过多:坐立不安,上课爱插嘴、下座位,在家也“停不下来”。
3. 冲动任性:做事不考虑后果(如打断别人说话、抢东西),情绪管理能力弱。
误区提醒:很多家长误以为“孩子大了就好了”,但研究显示:该疾病具有持续发展特性,66%-85%患儿症状延续至青少年及成年期。除影响学习功能外,还可能引发社交障碍、家庭关系紧张、情绪心理异常及睡眠问题,65%患者伴有其他发育或精神障碍。
为什么暑假是干预黄金期?
时间充裕: 避开学业高压,孩子身心更放松,利于坚持系统训练。
无学业干扰:无需担心训练影响课业进度,效果更纯粹。
为新学期蓄能: 在假期显著改善注意力与行为,以更佳状态迎接新学期挑战!
习惯养成: 连续训练有助于巩固效果,形成良性循环。
与其在焦虑中等待,不如用科学方法为孩子赋能!这个暑假,投资孩子的注意力与自控力,收获受益一生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