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因退变、损伤或其他因素导致髓核突出,压迫周围神经根或脊髓,从而引发腰部疼痛、下肢麻木、放射痛等症状的一种常见疾病。它多发于30至50岁人群,尤其是体力劳动者和长期伏案工作者。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,该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,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。
《福建卫生报》刊发我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 连碧琼医生的署名文章,文章通过训练、护理、饮食等方面给予患者科学的指导,以期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。
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,不仅需要医院的专业治疗,居家康复同样重要。合理的居家康复可以帮助缓解症状、增强腰部肌肉力量、预防病情复发,从而提高生活质量。
康复训练是居家康复的核心内容,主要包括以下几种:
1、核心稳定性训练
核心肌群的强壮可以有效支撑脊柱,减轻腰椎间盘的负担。常见的训练方法包括:
? 平板支撑: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,用前臂和脚尖支撑身体,每次保持30秒至1分钟,每天3-4组。
? 桥式运动:仰卧,双腿弯曲,双脚平放在地面上,缓慢抬起臀部,保持10秒后放下,重复15次。
? 小燕飞:俯卧,双手双脚同时向上抬起,保持5-10秒后放松,每天3-4组。
? 柔韧性训练:拉伸腰部和腿部肌肉,有助于缓解疼痛和僵硬。例如:? 腰部扭转:坐在椅子上,双手放在腰部,缓慢向一侧扭转,保持15秒后换另一侧。? 猫牛式:四肢着地,缓慢进行脊柱的前后弯曲,放松背部肌肉。
? 有氧运动:低冲击的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环,减轻腰椎负担。推荐的运动包括散步、游泳和骑自行车。注意避免剧烈运动,如跑步和负重训练。
2、日常护理
? 保持正确姿势:无论是站立、坐着还是行走,都应保持脊柱的自然曲度;避免长时间弯腰或久坐,每隔45分钟起身活动一次。
? 坐姿:选择有良好支撑的椅子,背部贴合椅背,双脚平放在地面。
? 睡姿:建议使用硬板床或在床垫下加一层薄褥,以保持脊柱的自然曲度。
? 避免不良习惯:避免半躺或半卧姿势,这会增加腰椎负担。? 避免穿高跟鞋或无跟鞋,建议选择有2厘米鞋跟的鞋子。? 避免长时间驾驶或久坐,定期伸展腰部。
? 饮食与体重管理:控制体重可以减轻腰椎的负担。建议摄入富含钙、维生素D和蛋白质的食物,如奶制品、鱼类和豆类。避免高脂肪、高糖分食物,保持均衡饮食。
3、物理治疗
? 热敷与冷敷: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缓解肌肉紧张;冷敷则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。? 热敷:使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在腰部,每次20-30分钟,每天2-3次。? 冷敷:在急性期使用冰袋敷在疼痛部位,每次15-20分钟。
? 牵引治疗: 通过机械或手动牵引减轻椎间盘压力,缓解神经压迫;可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4、心理支持
腰椎间盘突出症常伴随焦虑和抑郁情绪,保持积极心态对康复至关重要,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缓解心理压力:
? 冥想与呼吸训练:每天进行10-15分钟的冥想,通过深呼吸放松身心。
? 保持良好社交:与家人和朋友交流,避免孤独感。
5、注意事项
? 避免剧烈运动:避免弯腰、旋转和重物提起等动作,以免加重病情。
? 定期复查:按医生要求定期复查,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? 保暖:寒冷刺激可能加重疼痛,尤其是在潮湿环境中。活动时可佩戴腰围,提供支撑和保护。
腰椎间盘突出症虽然是一种慢性疾病,但通过科学的居家康复训练和护理,可以有效缓解症状,增强腰部肌肉力量,预防病情复发。希望每一位患者都能掌握正确的康复方法,积极面对疾病,享受健康的生活。
如有疑问或症状加重,请及时就医,联系电话:0591-63510080
【医生简介】
连碧琼,主治医师、医学硕士
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康复科副主任,中国康复医学会 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委员;福建康复医学会脊柱疾病康复委员会常委委员。
门诊时间:周二下午、周四上午